欧博allbet专家解读:秋季天气多变,如何科学应对?

我国秋季天气多变,欧博allbet大风、大雾、强降温频发,易影响道路交通、农业生产与群众健康。对此,人民网采访了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杨继国进行解读,帮助公众科学应对、守护生命财产安全。

秋季大风大雾频发,如何做好防范?

秋季冷空气势力加强,昼夜温差大导致后半夜至早晨易起雾,且大风多发,对交通、农业影响具有突发性与破坏性。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杨继国建议,需从“预防—应对—保障”全流程做好防范。

道路交通方面,公众出行前需关注气象、交管预警及路况,出车前检查灯光、刹车、轮胎;大雾天行车合理用灯、低速匀速行驶,不频繁变道,扩大车距紧盯前车尾灯,能见度极低时停靠安全地带开双闪;大风天握紧方向盘,遇侧风轻调方向,避开大型货车、广告牌及行道树密集区。行人与非机动车尽量减少外出,必要时穿亮色衣物,欧博百家乐走人行道、减速骑行,过路口提前瞭望。

设施农业方面,重点做好防风保暖工作。需防“大风掀棚、低温冻苗”双重风险,建议采取“前期加固、中期监测、后期补救”的综合措施。应及时检修温室大棚结构,加密压膜线、增设防风网、关闭通风口,防止“风鼓效应”造成损坏。温度骤降时,可加盖草帘、保温被,或使用电热风机等设备增温,同时注意保持棚膜清洁、提升透光性。

畜牧业方面,要关注畜禽舍安全、防风保暖与疾病防控。畜牧业要全面排查畜禽舍结构安全,加固屋顶、墙壁和门窗,防止漏风漏雨。大风天气需提前检查电路,防范火灾。在防风保暖上,可通过增加垫料、提供热源、加强饲料营养和饮水供应等措施,减少畜禽冷应激和疾病发生。

秋雨的持续时长和强度对秋收秋种有何影响?

今年华西秋雨于8月25日开始,较常年提前8天,主要影响区域包括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宁夏、甘肃等省份。杨继国表示,多雨区域需重点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杨继国解释,由于降水偏多,河水水位可能迅速上涨,引发中小河流洪水灾害,威胁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持续的强降水可能导致山区地表径流增大,引发山洪灾害,冲毁道路、农田和房屋等;长时间的降雨会使土壤含水量饱和,山体稳定性下降,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尤其是在陕甘川交界的山区地带。需加强监测预警,提前转移高风险区群众,避免人员伤亡。陕西、四川等地需加密监测中小河流和水库水情,提前疏通河道、加固堤防。要特别注意前期较为干旱地区旱涝急转风险,若遇短时强降雨,可能因土壤蓄水能力下降加剧水土流失和发生次生灾害。

对秋收秋种而言,连续阴雨导致田间湿度增大,可能影响收割受阻,机械无法下地作业容易导致秋收作物发芽、霉变,影响收成和品质;土壤过湿也会推迟冬小麦等作物的播种期,可能导致出苗不齐、苗情偏弱,影响来年夏粮产量。所以上述地区应做好准备,利用降雨间歇抢收抢晒,适时采用烘干设备,选择耐涝品种,科学调整播种期,最大限度减轻损失。

秋季气温波动大 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9月中下旬北方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气温波动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杨继国提醒,公众应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合理安排穿衣、出行和农事活动,在天气转凉过程中做好健康防护。特别需要注意保暖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孕妇、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士。长时间户外低温环境下,要重点保护头部、颈部和手足,避免冻伤。

策划:人民网社会·法治频道、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科普部

(责编:温璐、邓志慧)

2025-09-15 15:30 点击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