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博官网“智控联防” 守护大兴安岭生态好光景

阳光穿过层叠的松针,欧博官网在广袤的大兴安岭林海间洒下斑驳光影。这片横亘于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以浩瀚林海和连片草原构筑起守护东北平原、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大兴安岭孕育着超87%的森林覆盖率、数百万公顷湿地。这里不仅是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天堂,更是祖国北疆最重要的生态安全防线。然而,每年春防期的干燥季风与频繁雷暴,让这片生态瑰宝时刻面临野火威胁。

如何守护好北疆“天然氧吧”,成为摆在大兴安岭面前的重要课题。

呼中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大兴安岭海拔最高的地区,雷击森林火灾多发。记者走进呼中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指挥中心时,监控矩阵正实时呈现林区动态,森林雷击火感知系统的屏幕不断更新,数据状态一目了然。

“雷暴是林区头号火源。我们依托的森林防火感知系统探测范围可覆盖大兴安岭全境,雷电探测有效精度优于300米。它与传统雷电探测相比,探测效率提升3倍左右。”现场技术负责人介绍,欧博该系统是由火险自动监测站、全波形三维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国家基本气象站望塔、卫星数据组成的雷击火探测网。

全波三维闪电定位仪。人民网记者 郝萍摄

全波三维闪电定位仪。人民网记者 郝萍摄

记者注意到,全波三维闪电定位仪是一套基于甚低频/低频信号全波形采集、电磁脉冲信号人工智能识别、波形数据同源匹配等国际领先技术的可对雷电辐射源进行精准识别、定位的系统。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它可以实时记录闪电波形,区分先导、首次回击、放电过程变化、后续直窜先导和回击等,识别闪电精细结构及放电类型特性,并可实时探测150公里范围内的闪电信息。”

据了解,目前,呼中林业局共安装1台全波三维闪电定位仪、4台雷击火气象监测站、5台大气电场仪,雷电预警监测设备的加密布局,已逐步由“人防”向“技防”转变,确保实现“雷击火不过夜”的目标,有力地提升了雷电预警的感知能力。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森林消防队伍正守护着这片广袤的草原和森林。

呼伦贝尔市森林消防支队前进指挥所。人民网记者 郝萍摄

呼伦贝尔市森林消防支队前进指挥所。人民网记者 郝萍摄

记者在呼伦贝尔市森林消防支队营区看到,各类救援装备整齐排列,队员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提升综合救援能力,支队结合队伍担负任务实际,建设了地震(山岳)救援抢险分队、特种机械救援分队和通信分队等多个专业分队。每个分队都配备了先进的救援装备和训练有素的队员,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每年自4月16日起,由呼伦贝尔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举办的“预防火灾、珍爱生命、守护北疆”暨“百车千人万里行”保护生态屏障联合行动拉开序幕,吹响全市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冲锋号”。

近年来,该支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全力打造“百千万工程”,通过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做好林下可燃物清理、提高联合救援能力,全面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组织千余名宣传员、百余辆消防车在主要街道、公园广场、旅游景区、厂矿企业、中小学校和小区牧区等处所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此外,该支队每年还以“千里万吨大清除”活动为牵引,积极配合驻地政府做好火灾隐患排查、防火巡护、设卡检查、火源管理、计划烧除等工作,在根源上管控风险、消除隐患,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风险。

今年4月初,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召开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草原火灾联防联控任务现地对接会,对联防联控、力量编成、力量调动、组织指挥、扑火安全、响应机制和相关保障以及加快推进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草原火灾系统治理作出部署。

“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作为防控重大火灾风险,靠前压实各方责任,落实预警响应措施,大力开展防火宣传,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林海茫茫,生态宝库。这片承载着生态使命的北疆林海,正用科技与人文的双重力量,续写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篇章。

(责编:梁秋坪、邓志慧)

2025-05-03 10:31 点击量:5